人体运动中杠杆原理的应用在瑜伽练习中尤为重要。例如,船式瑜伽体位就是一个典型的速度杠杆应用,以臀部为支点,上半身和下半身重量为阻力,腹肌作为力点。正确理解和运用杠杆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瑜伽动作,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效果。在瑜伽练习中,通过调整力矩和力点,可以改变动作的难度,适应不同级别的学员。同时,了解人体重心的位置和变化,也有助于提高瑜伽动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总之,杠杆原理在瑜伽练习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提升动作质量,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瑜伽的精髓。
人体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但大多数是杠杆原理的运用。杠杆是一个能绕支点转动的杆。杠杆有三种基本形式:平衡杠杆,支点位于阻力作用点与力点之间;省力杠杆,阻力作用点位于支点和力点之间;速度杠杆,力点位于阻力作用点与支点之间。人体运用最多的是速度杠杆原理,但也有平衡杠杆和省力杠杆原理。头颈部是最典型的平衡杠杆原理,手持重物是速度杠杆原理。人在站立时,人体的重心一般位于第二腰椎前方约7厘米处。但同样是站立,如果将手臂举过头顶,重心就会相应上升。人体的重心也受性别、年龄、身体结构特点的制约。如站立时,女性的重心一般在身高的55%处,而男性的重心在身高的56%-57%处,儿童因为其头和躯干较重,重心位置比成人高。上肢发达的体操运动员比下肢发达的足球运动员的重心位置高。人体的重心越高,稳定性就越小。 图2.17图2.18图2.19在瑜伽体位中最明显的杠杆就是船式(图2.17、图2.18、图2.19),这是将臀作为支点,将上半身重量和下半身重量作为阻力作用点,将腹肌作为上下两个速度杠杆的双重力点的体位。因为考虑简单的力学原理,很多朋友不能正确地练习船式。让我们借助这个体位说一下生物力学中的杠杆原理在瑜伽体位练习中的应用。随着力矩不断的延长,随之而来的则是动作强度的加大。根据这个原理瑜伽体位中的很多都可以在不改变原动作和身心灵三方面的作用的同时,变难或变易以适应不同级别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