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布达瑜伽是一种通过声音和唱诵来连接物质世界与灵性世界的瑜伽形式。它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振动构成的,而这些振动源自宇宙的灵性本质。在这种瑜伽中,声音不仅是物质的表现形式,也是连接相对与绝对意识的桥梁。通过唱诵,我们可以体验到声音的振动,这种振动能够影响我们的心灵,甚至转化为更深层次的意识。夏布达瑜伽的实践包括Naad Yoga、Mantra Yoga和Shabda Yoga等体系,它们都强调声音在瑜伽修炼中的重要性。通过这些练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声音的力量,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达到更高的灵性层次。
夏布达瑜伽夏布达瑜伽(Shabda Yoga):Shabda的意思是:来自灵性层面的声音,神圣的声音,一般指由梵文构成的韦达诗歌和经典。古代的瑜伽圣哲们通过对宇宙本质深刻的内省和研究,早已觉悟到自爱因斯坦才刚开始的现代科学家们的发现:整个展示的宇宙是由能量的振动构成。终极来说,这种振动来自宇宙的灵性本质(而非死的元素的堆积和组合),是一种感知力的振动、是万物知觉和意识的体现。在这个宇宙里,这种振动以各种各样不同形状和结构的波的形式出现。被我们称为物质、声音、热量、光线、思维、情绪等等诸多现象,全都不过是以不同的频率振动出现的、从粗糙到精微形式的波。一个固态的物体是以一种近似凝固方式出现的波,而液体则是另一种形式的波。思维、情感是一种静默的波的振动,而声音、语言和唱诵则是听得见的振动。我们之所以说“静默的”和“听得见的”是由于人类听觉的局限性只能让我们抓住这些无限的振动频谱中的一部分段落,其余我们听不见的则被称为超声波。因此,实际上只要心灵(思维、情感和欲望的总和)存在,所谓的静默或寂静实际上只是声音的另一种存在方式罢了,“The Sound of Silence”寂静之声。如果说冥想是一种听不见音振,唱诵就是听得见的冥想,而且是能够让任何一个听见唱诵的人获益的冥想。相对于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听觉似乎是更精微、更抽象而又能更直接和具体地影响我们心灵的媒体。两段没有歌词的音乐旋律,一段能够让我们觉得悲伤,一段却让我们觉得振奋。而两段同样悲伤的旋律则又可以表达两种完全不同的忧郁,萧邦(Chopin)的忧郁或者是弗列(Faure)的忧郁。在《瑜伽经》第一章帕檀伽里就谈到了唱诵,在第二十七诗节中说,Pranava—那宇宙之声、神秘之音(aum)就是Isvara,伊施瓦尔。Isvara伊施瓦尔是指控制着这个宇宙的力量和意识,是宇宙创造、维持和毁灭的终极原由。也就是绝对层面的真理和现实。而唱诵的音振,则是绝对的本质在相对层面上的一种表达,是连接相对和绝对的纽带,是把相对的意识转化为绝对的意识的手段。这可以用一个比喻来理解:在相对性的世界中,我们口渴时不断唱诵“水,水,水,水,水……”。无论唱多久和多专心我们仍然会口渴,因为水的本体实质和水的名称——“水”这个字发出的声音是两个相对的、分离的东西。但在一个绝对的层面上水和水的名称,在本质上是同一的、无分别的。无论你看到水、想到水、听到水、闻到水、触摸到水,都和你喝水是没有区别的。在绝对的维度中,“水”的名称就是水本身,名称就包含了水的所有实质,所有的特性,意义和相关联的一切。在绝对层面上你呼唤一个人的名字和见到这个人是没有区别的,你意欲一件事和实现那件事是没有区别的。这就是我们经常听说但从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意思的“不二法门”的真正内涵。唱诵的词语字母,发出的声音、梵文音节组合、曼佗罗之所以被认为是“灵性的”。是因为它们都被接纳为来自绝对层面的信息和密码,是由历代瑜伽的“觉悟者”加以体验、整理和通过特定的体系传递给后人的。由于声音对我们神秘而又确凿的作用,对声音的运用就成了瑜伽中非常重要的练习体系。瑜伽中直接和唱诵有关的体系称为Naad Yoga, Mantra Yoga和Shabda Yoga。